课虫会:微信针对营销内容的限制升级,私域流量运营越来越难!

发表时间:2021-11-03 16:40

相信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要把公域流量引流到私域流量才会有更大的价值。

而私域流量池无非就是微信公众号和微信个人号。

其实从一开始微商兴起的时候,微信就明确表态,朋友圈不支持营销内容。

并且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因为他不断的在升级限制微信人数,限制朋友圈的可见人数,甚至限制复制过来的内容折叠。

但是最近我发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同时开启了一批限制营销的升级。



1、朋友圈折叠

相信不少人朋友圈都是复制自己上级领导或者复制别人的内容,直接发布的。

而复制过来的内容连最起码的6行预览都没有,直接会被压缩成一行内容。

但是,这个限制还是有方法可以突破的,我亲测有效的一个工具就是讯飞输入法,只要你在复制粘贴别人内容的时候,你的手机输入法是讯飞输入法,并且开启了防折叠功能,即使你复制再长的内容发布出去的内容也会有6行预览。



2、朋友圈可见度

在很早就有人说过,营销内容只能被一半的微信好友看到,尤其是那些已经加满了5000个好友的人。

但是现在可能这个数量又在下降。

甚至如果你重复发一些营销类的内容,尤其是里面包含了重复的关键词可见度甚至不到10%。

但是这个数据还有待验证,因为毕竟官方不会告诉我们明确的数据。

而所谓的验证,其实我们也只能是无从考证,因为当你有5000个微信好友的时候,你不可能挨个去采访他们,他们是否能够看到你的朋友圈。



3、微信公众号截流升级

在上半年的时候还有人专门靠这样的项目去挣钱,比如说把一些网红或者名人的名字注册成为公众号,然后拦截他们的粉丝流量,被动可以吸收很多的精准粉丝。

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了,甚至会对某一些账号进行封杀。

尤其是一些内容标题和内容严重不符的内容,或者一篇原创文章,换上多个标题发布的,也已经收到了处理!



同时,在公众号起名方面,也需要谨慎,以下情况一定要严禁:

  • 通过昵称恶意仿冒混淆明星名人、政务事业单位机构或已经形成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帐号/公众人物。
  • 个人/企业类等非政府事业单位帐号,单独使用城市或国家全称+通用词汇、纯地名等作为昵称。
  • 个人/企业类帐号昵称单独使用政府服务、公共机构服务等相关词汇,并造成误导行为。
  • 帐号昵称单独使用一种疾病名称。
  • 帐号昵称使用地区+服务、广义的行业归纳词,但是注册主体与昵称覆盖的范围不相匹配。
  • 帐号昵称具有明确指向性,如指向一个物体、一个概念或一种现象,但该指向性与内容毫无关联。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毕竟私域流量还要做,根据平台的规则,找到相应的方法(比如:企业微信,微信群,微信私聊等等),毕竟私域流量,依然是今天最有变现价值的领域!


推荐阅读
课虫公众号
课虫老师私人微信:1847804960
课虫个人号
课虫互联网工具箱免费领取:100+实用互联网工具合集,包含:项目授权、资源素材、网页工具、软件工具、项目教程、最新玩法等的!点击此处,一键领取,持续更新!
微信:1847804960